(语音朗读)
在疫情形势严峻的当下,消毒是必不可少的防疫环节,尤其是对有出行需求的车主而言,为爱车消毒更是重中之重。对于缺乏消毒经验的车主而言,很容易陷入“盲目消毒”的误区,稍有不慎还可能会“毁掉”爱车。
为此,笔者梳理了车内消毒注意事项,避免车主为爱车消毒时“踩雷”。
确定重点消毒部位
首先,我们应该确定车内哪些部位需要消毒,毕竟在没有专业消毒设备的配合下,普通人无法将整台车的内部完全彻底消毒,所以哪些部位是需要优先消毒的呢?这就要根据此次疫情的传播角度来说明。
专家指出,此次疫情的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有2个:一个是飞沫传播,再一个是接触传播,而且病毒可以在固体表面停留很长一段时间。所谓“对症下药”了解到病毒存在的3个特征就好办了。
驾驶员及乘客在上车之后,会接触到哪些部位?车门把手、车窗按钮、方向盘、挡把、中控大屏、空调旋钮、所有座椅。以上便是驾驶员和乘客的双手经常触碰的部位。所以我们使用消毒剂针对这些部分做清洁即可。
针对材质选择/调配消毒剂
目前,防疫物资紧俏,多数家庭只能使用日常储备的84消毒液、医用酒精和过氧乙酸进行消毒,尽管这些消毒液都有着非常好的消毒效果,但笔者在这里想强调一点:84消毒液绝不能直接使用!
首先,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,而常规漂白剂的主要成分正是次氯酸钠,说明84消毒液是具有强烈漂白能力的,稍有生活经验的朋友都清楚,衣物碰到84消毒液后若不及时处理,往往会留下白色的斑驳,而汽车内饰中便有不少的纺织品织物材质,若使用者掌握不好浓度,可能导致织物留下褪色痕迹。
此外,次氯酸钠对很多金属都有氧化腐蚀效果,而不少中高档车辆为彰显质感,在内饰上运用了大量金属件,比如铝合金按键、镀铬饰板等。若84消毒液直接触碰这些金属,便会导致腐蚀现象发生,色泽暗淡甚至起泡。
使用75%浓度的医用酒精也是我们常用的消毒剂,但是!酒精不能直接擦拭爱车上的皮质部件及纯木饰件,否则会发生掉色、起皮或者发白,无法修复,得不偿失。没有买到酒精的朋友还可以使用“无水杀菌洗手液”进行替代,其主要成分是酒精、丙醇等等,杀菌效果良好,而且是凝胶状的固体,便于携带、使用安全。
车主们为爱车进行彻底消毒但是一定要量力而行,对车内采用科学、有效的消毒方法,既保护自己也要保护爱车。